“戍邊有我 請你放心”
團旗飄揚在云南邊境防疫一線——
“戍邊有我 請你放心”
在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糯福鄉(xiāng)戈的村,胡穎自擔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卡點臨時團支部書記以來,便一直跟大家說:“我們雖然是臨時團支部,但抗疫守邊的決心不臨時。”
糯福鄉(xiāng)與緬甸接壤,是瀾滄縣的邊境鄉(xiāng)之一,面臨著疫情輸入的巨大壓力。在糯福鄉(xiāng)數十個疫情防控卡點,有近300名團員青年24小時值守。
2021年8月,團瀾滄縣委在糯福鄉(xiāng)疫情防控點成立兩個臨時團支部,選舉產生團支部書記,以臨時團支部為支點,幫助解決戍邊青年的值守和生活難題,加強巡邊工作;在全縣開展“強邊固防 青年聚力”物資捐贈活動,給駐守在糯福鄉(xiāng)邊境一線的執(zhí)勤人員送去生活物資。
“有各級黨團組織作我們的后盾,我會守好這一道關卡。”19歲的哈尼族青年鐘阿訓是糯福邊境派出所的輔警,到戈的村聯辦廠卡點參與邊境疫情防控以來,因工作壓力大和生活艱苦,感到身心疲憊,甚至擔心自己難以堅持。在黨團組織的關心下,他意識到守邊是職責和義務,“相信總有一天會褪去防護服,摘下口罩,迎接最美的陽光”。
在云南眾多的強邊固防突擊隊員中,不少是年輕人。他們讓團旗在防疫一線高高飄揚,用實際行動告訴家人:“戍邊有我 請你放心”。
25歲的趙福廣是團普洱市委下派的突擊隊員,他和隊員負責西盟佤族自治縣勐卡鎮(zhèn)娜妥壩社區(qū)巡邏工作。“巡邊的日子,比我想象中艱苦?!壁w福廣說,他們巡邏的大黑山一段,海拔高、坡度大、降水多、道路滑、蚊蟲毒,每天單程要爬3公里多的坡,才能到達執(zhí)勤點,那里沒有水、沒有電,只有呼嘯的寒風、嗡嗡的蚊蟲和無盡的雨霧。
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市的外籍輸入病例中,有不少是緬籍患者,他們大多只會說緬語,這使得外籍輸入病例的流調工作存在很大困難。瑞麗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護士刀麗英既會傣語又會緬語,被抽調到流調組,和疾控中心工作人員一起承擔對外籍患者的流調工作。有時為幫助患者回憶更多有效的信息,她要和患者面對面交流很久,面臨較大的感染風險。
參與流調工作后,刀麗英主動報名到定點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瑞麗市中醫(yī)傣醫(yī)醫(yī)院,給患者輸液、打水、發(fā)飯,還為病區(qū)消毒、收集、處理醫(yī)療垃圾等,每天跟著專家組查房,承擔翻譯工作。一些緬籍患者因語言不通,內心充滿恐懼,她便主動安慰病人,幫助他們消除焦慮,配合治療。慢慢地,緬籍患者遇到什么困難都會想到刀麗英,這使得她上班時一刻也能不停歇。雖然工作累,但她說:“能幫助到大家就好。”
瑞麗農場榮光社區(qū)第三居民小組團支部書記陳成,每天總是第一個到居民小組值勤卡點打掃衛(wèi)生、燒開水。在核酸檢測頻繁的那段時間,每次檢測的前一天,他都要把場地的衛(wèi)生打掃干凈,第二天又最早一個到達現場,背上噴霧器進行消殺,再把冰水準備好,供大家降暑。每次檢測完,他還要收拾桌椅、為場地消殺、核對人數、打掃衛(wèi)生,總是最后一個離開。大家說陳成“把執(zhí)勤卡點弄得像家一樣”。
因有時要執(zhí)行24小時卡點值守,每當夜幕降臨,進村路口值守點微弱的燈光亮起后,陳成孤單地坐在帳篷外,驅趕蚊蟲。他最怕下大雨時帳篷漏水,半夜醒來被子全濕了,只能坐在床沿上等天亮。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瑤族自治縣隔紅河與越南老街市、谷柳市相望。女警舒凡的執(zhí)勤點就在家對面,但25天沒有回家。有時,她會朝家的方向揮手,對窗戶后面的丈夫“比個心”;舒凡的同事春鳳每天騎車到執(zhí)勤點會路過父母家,有時下班后會在父母家樓下,隔著玻璃向他們揮揮手。
攝影師馬熙騰今年2月19日向團河口縣委提交了志愿者申請,從那天起,他用相機記錄各行各業(yè)的志愿者。他說:“抗擊疫情的背后,是無數無名英雄在點亮夜空,他們將背影留給親人,把守護留給群眾。沒有被禁錮的城,只有不離開的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凌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