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西關系互補性下降而競爭性增強,雙方漸漸進入“同質競爭”層次,歐美紛紛將中國視為“制度性對手”。與之相應,中美博弈從技術、制度發(fā)展到敘事層面。比如,拜登政府正竭力將中國塑造為“壞蛋”,以此凝聚國內、盟友共識。新疆、香港、臺灣、冬奧、人權……一輪牌打出來不見效后,美國再次打出病毒溯源牌,最近還發(fā)起對華網絡攻擊的指控,試圖將中國塑造為“犯罪之國”,脅迫其盟友與中國脫鉤。
不久前美國通過丹麥竊聽歐洲海底光纜的丑聞公之于眾,斯諾登事件也殷鑒不遠,為何西方國家還會附和美國?根本原因還是美國在互聯(lián)網技術方面技高一籌,歐洲對其存在依賴。但他們的聲音再大,也是虛張聲勢。中國駐多國和國際組織的使館及代表要求指控者拿出中國政府支持網絡攻擊的證據,他們沒有一家能夠堂堂正正地把證據擺到世人的眼前。反倒是中國國家互聯(lián)網應急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位于境外的約5.2萬個計算機惡意程序控制服務器,控制了中國境內約531萬臺主機,就控制中國境內主機數量來看,美國及其北約盟國分列前三位。此外還有報告顯示,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網絡攻擊組織APT-C-39,曾對中國航空航天科研機構、石油行業(yè)、大型互聯(lián)網公司以及政府機構等關鍵領域進行了長達11年的網絡滲透攻擊。美國才是全球最大的網絡攻擊來源國。
這是一場賊喊捉賊的指控,其要害在于,要中國自證清白以及對中國進行有罪推定式的調查。而即便這樣的過程展開,也很難形成保護中國聲譽的結果,因為西方的輿論大環(huán)境已經構成了讓中國越描越黑的超級陷阱。換句話說,這樣的輿論攻擊,其實是自帶話語機關的,你一旦被他帶了節(jié)奏,就很容易陷入被動之中。我們不能讓人牽著鼻子走,不能天真地以為對方是一群能跟你講道理的人。
但是,面對美國一而再、再而三的造謠污蔑,我們不能無所作為。首先要搞清楚,美國惡人先告狀,無外乎出于這樣幾個因素的考量:一是國際社會不怕中國,怕美國。中國人和善,中國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國際社會寧可得罪中國,不敢得罪美國。二是打一個“時間差”——污蔑快,證偽慢。就像當人們發(fā)現伊拉克確實沒有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時,薩達姆早已魂歸天外。三是美國的盟友和依附于美西方的其他國家,要么敢怒不敢言,要么無可奈何。
著眼于此,我們可以爭取國際輿論的中間地帶。實際上,對于美國逢中必反、脅迫站隊的把戲,正義之士早就看不下去了。比如德國知名記者、作家米夏埃爾·呂德斯所著的《偽圣美國:為何我們必須走出美國的陰影》,就通過列舉大量實例,深刻地揭露了美國如何通過媒體和機構操控世界輿論。作者指出,歐洲媒體深陷美國的話語霸權中,喪失了獨立思考能力,歐洲必須思考如何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保護自己的利益,走出華盛頓的陰影。對于這些可以團結的力量,我們應當以最大的善意和誠意去爭取。
當然,最根本的一條,還是推進國際輿論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變革。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避免掉入美國設下的輿論陷阱,強化自主設置議題的意識,講好中國故事。同時也要勇于開展輿論斗爭,在世界上講好“美國故事”,用事實揭穿美國及其話語的虛偽無稽,讓作惡者、造謠者自取其辱。
與美國敘事斗爭要比高,而非比爛。善于自主設置議題,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主動揭露美國輿論陷阱,凈化世界輿論環(huán)境,這既考驗中國,也歷練中國。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
-
宋國友:美國“史詩級復蘇”含幾成水分?
根據近期公布的數據及預測看,美國經濟表現較好。結合上述三大先決條件,就可以判別美國經濟復蘇的真實可持續(xù)性。 [詳細] -
李慶四:美國的“第一情結”是如何煉成的
自拜登上任以來,美國的抗疫形勢比特朗普政府時期確有改觀:許多民眾接受公共場合戴口罩了,一些必要的隔離措施落地了,特別是疫苗接種計劃也推進了。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