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娃在北京】蒙藏學校舊址過“六一” 沉浸式體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中國西藏網(wǎng)訊 又是一年“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蒙藏學校舊址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體驗區(qū)迎來了來京參加“三江源·北京情·中國心——青海玉樹藏族青少年北京行”公益活動的40名藏族少年。
這所坐落在繁華的商業(yè)街區(qū)的古老庭院式建筑群落,如今煥然一新,展室里每一張歷史圖片、每一件文物都在述說著一段段光輝的歷程。
圖為玉樹少年聆聽革命歷史故事后訴說自己的感受 攝影:王茜
40位小客人邊走邊循跡著歷史傾聽蒙藏學校舊址的革命歷史故事。從蒙藏學校學生參加五四運動的往事,到李大釗等革命先輩對蒙藏學校青年的馬克思主義啟蒙和革命引導,再到中國共產(chǎn)黨如何團結(jié)帶領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取得了輝煌成就……故事精彩又深刻,在孩子們心里種下紅色的種子。
五年級的更尕措忠說讓自己印象最深刻是李大釗,“他是很偉大的人”。
蒙藏學校舊址不光有莊重嚴肅的主題展,還特別設立了包含8大空間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體驗區(qū),讓玉樹來的孩子們在這里體驗到不同的民族音樂、舞蹈、手工藝、服飾等,沉浸式感受少數(shù)民族文化魅力。
圖為表演演員邀請玉樹少年共舞 攝影:王茜
在科技助力下,孩子們通過一場場虛擬情景體驗了解“何以中華”,游覽“河西走廊”,身臨其境感受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fā)展的歷史進程。這些呈現(xiàn)在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中的共有精神標識與共享文化符號,讓孩子們既好奇又驕傲。
在看過中央歌舞團精彩的民族舞表演,玉樹少年們歡快地拍打著小手,表達著自己的興奮。身著漂亮民族服裝的哥哥姐姐還主動拉起他們的手帶他們跳起家鄉(xiāng)的歌舞。
圖為玉樹少年們學做面塑石榴 攝影:王茜
圖為成功做出石榴后,孩子笑得合不攏嘴 攝影:王茜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視石榴為吉祥物。習近平爺爺教導過我們,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在工作人員指導下,孩子們積極參與到面塑的制作當中。當看到彩泥石榴在自己手中逐漸成形,孩子們樂得笑開花,捧在手里,再也舍不得放下。
圖為玉樹姑娘翻看名著 攝影:王茜
圖為玉樹姑娘認真用毛筆在描寫漢字 攝影:王茜
當穿著藏裝的姑娘走過書架,翻開四大名著,努力讀出上面的文字,在古香古色的書桌前,幾個姑娘爭先用毛筆描繪著宣紙上的小楷,那畫面美得像一幅幅仕女畫。
……
圖為玉樹小觀眾參與表演互動 攝影:王茜
圖為玉樹少年們用科技手段“試穿”各民族服飾 攝影:王茜
歲月不居,薪火相傳。昔日的蒙藏學校成為不一樣的“課堂”,給來自雪域高原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程,讓大家穿越式回望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壯美畫卷,沉浸式體驗了優(yōu)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追尋著紅色歷史獲得了更多積極向上的力量。(中國西藏網(wǎng) 記者/王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40名藏族青少年與北京小朋友一起歡度“六一”兒童節(jié)
6月1日,“三江源·北京情·中國心——青海玉樹藏族青少年北京行”公益活動持續(xù)進行,從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兒童福利院的40名藏族青少年來到中國新聞社,和北京小朋友一起歡度“六一”兒童節(jié)。[詳細] -
“六一”兒童節(jié) 這些雪域少年第一次參加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
6月1日,“三江源·北京情·中國心——青海玉樹藏族青少年北京行”公益活動持續(xù)進行,“六一”兒童節(jié)一早,來自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兒童福利院的部分藏族青少年在天安門廣場觀看了升旗儀式。[詳細]
- 駐渝蓉領事官員、涉外機構(gòu)及企業(yè)代表考察重慶國際化營商環(huán)境
- 開啟蔬菜歡樂大冒險 動畫劇集《呼叫超級土豆》開播
- 邀請小朋友進警營、捐款捐物 各地鐵警關愛兒童情暖“六一”
- 杭黃兩市印發(fā)流域共保規(guī)劃 推動千島湖保護邁入新征程
- 應對小麥倒伏、發(fā)霉 中儲糧多措助力河南夏糧收購
- 江蘇無錫“95后”男幼師捐獻造血干細胞 用愛為生命接力
- 中國科技部發(fā)布《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 金融機構(gòu)調(diào)查稱:5月英國企業(yè)商業(yè)信心指數(shù)下降
- 推動青少年廣泛參與鍛煉,“六一”在運動中收獲快樂
- 中歐班列(長沙)連續(xù)三年排名全國第一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