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一帶一路”共策會會長翁詩杰近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馬來西亞已經(jīng)與中國建交50周年,雖然一路走來并非一帆風順,但兩國關系保持韌性。
馬中友誼源遠流長
文章指出,半個世紀前,時任馬來西亞總理的拉扎克在冷戰(zhàn)高峰期訪問北京,馬來西亞成為第一個與中國接觸的東盟成員國。
這位馬來西亞前總理的舉動可能引起了西方的關注,因為東盟通常被認為是西方的盟友,人們普遍預計它會遵循西方的路線。
無論如何,拉扎克大膽而富有遠見的舉動被認為符合1971年東盟發(fā)布的《和平、自由和中立區(qū)宣言》。該宣言旨在在東南亞建立一個“和平自由中立區(qū)”,它“不受任何形式或方式的外部勢力干涉”,以“擴大合作領域”。
雙邊關系進一步擴展
文章指出,1991年,馬來西亞在吉隆坡主辦了第24屆東盟部長級會議,首次邀請中國外交部長出席,馬來西亞將與中國的接觸擴展到東盟。中國2021年與東盟發(fā)展為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
在此之前,馬來西亞和中國于2013年建立了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這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元年,而馬來西亞也是首批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于2023年高調(diào)訪華,雙方就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達成共識,進一步加強了雙邊關系。
這有利于馬來西亞融入中國發(fā)起的全球倡議,如全球發(fā)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這是中國為人類利益向全球治理提供的公共產(chǎn)品。
未來合作領域
馬來西亞將在2025年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東盟各國的目光會集中在東盟-中國自由貿(mào)易區(qū)3.0的進展上,預計中國將獲得更廣泛的市場準入。
文章指出,東盟與中國的合作有助于實現(xiàn)《東盟共同體愿景2025》。東盟經(jīng)濟共同體旨在建立一個允許商品、服務、勞動力和資本在區(qū)域內(nèi)自由流動的單一市場。
東盟經(jīng)濟共同體連同東盟政治與安全共同體和東盟社會文化共同體,似乎將與中國提出的全球倡議的愿景產(chǎn)生共鳴。為了其代表的6.6億多人民的福祉,東盟應該大膽追求戰(zhàn)略自主,與中國合作,實現(xiàn)愿景中強調(diào)的共同目標。
文章指出,在此背景下,馬來西亞憑借其在共同體建設方面的實力,成為彌合鴻溝的理想選擇。在“和平自由中立區(qū)”久經(jīng)考驗的框架下,一向追求獨立自主的馬來西亞在擔任東盟主席國后,將繼續(xù)引領東盟與中國的合作。
畢竟,我們沒有義務隨波逐流,甚至聽從外部大國的指揮,因為它們在地緣政治競爭的背景下仍然癡迷于零和博弈的思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