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多人組成稀有血型愛心之家 “熊貓血”志愿者為冬奧隨時待命
冰雪運動的速度與激情背后,是高達14%左右的受傷率。Rh陰性血型在漢族人口中占比僅為0.3%,因稀有在我國又被稱為“熊貓血”,而其在白種人中占比高達15%。歐美國家參賽人數(shù)眾多,“熊貓血”血源稀少而需求量大,成了冬奧會血液保障面臨的嚴峻考驗。如何解決燃眉之急?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稀有血型愛心之家的應急獻血志愿者隊伍立了大功。
為解決“熊貓血”難題,2017年底,作為賽區(qū)所在地,北京、河北的8家血站建立了跨區(qū)域合作的稀有血液庫。全國范圍內(nèi),省際血液聯(lián)動機制也隨即啟動,各地血站紛紛加入籌備稀有血型血液的隊伍當中。1200多單位“熊貓血”從全國各地匯聚到北京,經(jīng)過深低溫技術處理存入冷凍血液庫,成為冬奧會血液保障工作的“壓艙石”。
然而,冷凍血液在使用前需要先解凍,并將冷凍保護劑洗滌清除,這個過程需要4到5個小時。因此,一旦出現(xiàn)突發(fā)狀況,傷員依然需要新鮮血液應急?!靶迈r血液的保質(zhì)期只有35天,因此必須儲備‘活血庫’——根據(jù)對冬奧會血液需求的估算,除事先準備每個血型10單位的鮮血備血外,其余由招募來的應急獻血志愿者提供,他們在冬奧會期間處于隨時待命的狀態(tài)。”血液中心血源管理科工作人員齊旭明介紹,這些獻血者主要來自稀有血型愛心之家志愿者。
稀有血型愛心之家從2001年起建立,經(jīng)過20多年的努力,志愿者隊伍已從最初的41人,發(fā)展壯大為現(xiàn)在的超過3400人。齊旭明負責愛心之家的運營和管理,志愿者們不論老少,都“愛稱”30出頭的她為“家長”。北京冬奧會日益臨近,為了爭取能在合適時間捐獻鮮血的志愿者,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想盡辦法,“溝通需求、確認身體條件、核對日程安排……1月初以來,我們光撥打電話就超過了3000個?!饼R旭明說。
最終,一個560多人的冬奧應急獻血志愿者隊伍集結完畢,成了冬奧會稀有新鮮血液保障工作的堅實后盾。談到“家人們”,齊旭明十分動情。志愿者中,有一位轉(zhuǎn)業(yè)軍人周先生,讓她印象最深刻。周先生是去年獻血量最大的志愿者,共計成功捐獻全血和血小板10個單位,約2000毫升。疫情期間,他還盡己所能為血液中心等醫(yī)療機構捐獻防護面罩。為了給冬奧會提前備血,他退掉了過年回家的火車票。
市紅十字血液中心介紹,目前,冬奧會稀有血型儲備充足,一旦發(fā)生傷員大量出血,可以第一時間滿足臨床用血需求。而讓冬奧比賽充滿“安全感”的,正是雖未身披戎裝,卻能在緊急關頭隨時為生命集結而出的“熊貓血”戰(zhàn)士們。本報記者 孫樂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