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隨筆】“自行車熱”是回潮更是進步
【新聞隨筆】
作者:封壽炎(媒體評論員)
曾經(jīng)風靡大江南北的自行車,如今正強勢回歸城市生活。自行車銷量也因此水漲船高。據(jù)媒體報道,一家大型電商平臺的自行車銷量增長50%,另一家的騎行品類預售訂單額同比增長240%。目前不少知名品牌自行車生產(chǎn)廠家的訂單已經(jīng)排到了明年,市面上堪稱“一車難求”。
我國是自行車生產(chǎn)消費大國。20世紀八九十年代,城市街頭的自行車如潮水一般,這種情景至今讓人記憶猶新。眼下的“自行車熱”體現(xiàn)了一種回潮,人們重新喜歡上了騎車出行,重新開始重視自行車騎行的價值,重新接受、實踐這種生活方式。除此之外,它更體現(xiàn)出一種進步。這種新型的生活方式蘊含著更加豐富、更加積極正面的內(nèi)涵外延,其中一些新鮮的價值理念、實踐和認知,都應該得到珍視和闡釋。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出行其實沒有多少選項。當時不少城市公共汽車的效率低下,乘坐體驗也難稱舒適。地鐵等軌道交通、出租車和私家車都遠未“飛入尋常百姓家”。除了步行,自行車幾乎成為通勤的不二之選。到了今天,城市交通已經(jīng)非常便捷,選擇也很多樣。因此,新一輪的“自行車熱”恰恰體現(xiàn)了市民生活方式的可選擇性——城市生活既具備允許選擇的客觀條件,市民主觀上也具備選擇的意愿、權利和能力,可以把個人偏好落實到現(xiàn)實生活中。
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對自行車的訴求都集中于它的基本功能——交通工具。與此訴求相對應,結(jié)實、省力、耐用就成為衡量一輛自行車好壞的主要標準。到了現(xiàn)在,交通工具早就不是自行車的唯一屬性,騎行成為強身健體的體育運動、賞心悅目的旅游方式、低碳環(huán)保的通勤選擇、質(zhì)樸極簡的生活主張、引領風尚的時尚潮流。
方興未艾的騎行熱與更廣闊的生活風尚、時尚潮流互相交織,包括旅游熱、長跑熱、健身熱、節(jié)食熱,以及斷舍離、極簡主張、去消費主義等生活理念,共同推動私人生活方式的變革。種種探索都在試圖回答一個問題——在物質(zhì)和文化產(chǎn)品日益充裕,人們的收入水平也日益提高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建構(gòu)什么樣的生活方式?
不同的人會做出不同的回答。有人夸富、炫富,推崇攀比式消費,追求大體積、高能耗的汽車品牌,出門幾百米都要以車代步。有人崇尚極簡生活美學,追求健康、自然、質(zhì)樸、簡單的生活方式,拒絕高能耗、高污染的自駕車,哪怕距離很遠也盡量步行、騎車。在衣食住行、文體娛樂各方面,一系列不同的個人選擇,最終構(gòu)建起不同的私人生活方式。這種具體實踐,以及蘊含其中的價值理念,都成為影響城市文明和社會文化的巨大力量。
從表面上看,私人生活方式是一種個人選擇,但實際上,它從來都與更加宏觀的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背景緊密關聯(lián),兩者之間形成“互文”。透過當下私人生活這個微觀層面的“自行車熱”,我們不難從更加中觀、宏觀的層面上找到根源——綠色、環(huán)保、低碳理念的深入人心,個體意識的覺醒和強化等。
由此可見,我們既要珍視呵護這種私人生活方式的變革,充分認識到其正面價值,也應該對其進行適當?shù)恼吆洼浾撘龑А1热缭诔鞘械缆芬?guī)劃、道路資源分配方面向自行車適當傾斜,營造騎行友好型城市基礎設施環(huán)境。在教育宣傳和社會輿論方面,普及綠色環(huán)保的生活理念,鼓勵人們過一種更加健康、自然、綠色環(huán)保的生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