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來信:“雙減”后首個寒假 愿我的孩子真能“閑”下來
林爻
春節(jié)臨近,全國各地的中學生陸續(xù)迎來寒假。這是“雙減”政策落地后的首個寒假,備受關注,我作為中學生家長更是滿懷期待。不過,我所在的家長群最近多了一些這樣的話題:“‘雙減’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試才知道誰在‘裸泳’”“‘雙減’下第一次期末考試后,你還有勇氣做‘佛系爸媽’嗎”“‘雙減’后的第一個寒假真的能‘躺平’嗎”……
于是,家長群里又有人開始“攢班”了,部分家長也收到了某些“老師”可以進行語數(shù)外物化生“一對多”或“一對一”輔導的信息……一種不淡定的氛圍在家長群體中開始顯現(xiàn)。
我也有些困惑,課外培訓把孩子假期“填滿”的情景會不會重現(xiàn)?“雙減”后的這個寒假,我的孩子能真的“閑”下來嗎?
其實,隨著中央“雙減”政策的落地,不少學生和家長有過幾個月“校內(nèi)作業(yè)少、校外不培訓”的日子,但是,隨著期末考試的結束,這一情況在我身邊正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
不久前,我拿到了一份看似簡單、卻內(nèi)涵豐富的表格。
說它簡單,因為表格只有兩行八列,第一行是“項目”,其中第一格是“姓名”,后面分別是“芋頭”“熟食”“櫻桃”“蒸蛋”“梨子”“烏雞”“地瓜”“生菜”等幾種蔬菜的名稱,最后兩格分別是“八種菜價”和“前六種菜價”,第二行則對應著每一種蔬菜的“價格”,一目了然很好理解。
說它不簡單,在于外人很難真正領會這份表格的意義。最初看到這個表格,很多人容易把它理解為某人或某單位采買蔬菜的賬單,但是仔細觀察每種蔬菜下面的“價格”,又覺得非常離譜,比如,“芋頭”下面的數(shù)字是94,“蒸蛋”下面的數(shù)字是76,“櫻桃”下面的數(shù)字是88.27,“生菜”下面的數(shù)字是89,這些“價格”沒有標注單位,很難對比,也與人們熟知的市場價格不相匹配。
經(jīng)過“知情人”的指點迷津,我才了解,原來這些“蔬菜”并不是真的蔬菜,而是以每一種“蔬菜”首字諧音所代表的一門科目,比如,“芋頭”代表“語文”,“熟食”代表數(shù)學,“生菜”就是“生物”,每種蔬菜下面的數(shù)字不是價格,而是相應科目的成績,“八種菜價”就是八科成績……
中央“雙減”政策中明確提出義務教育階段要“降低考試壓力,改進考試方法,不得有提前結課備考、違規(guī)統(tǒng)考、考題超標、考試排名等行為;考試成績呈現(xiàn)實行等級制,堅決克服唯分數(shù)的傾向?!备鞯毓嫉募殑t措施中也紛紛提出要“減少考試次數(shù)”“考試不公布分數(shù)和排名”“減少分數(shù)攀比”等。
但是,當期末考試來臨時,這樣一份“玄幻”的成績單出現(xiàn)了。
這并不稀奇,在我孩子“小升初”時,我還遇到過一些“暗語”,比如,“擇校熱”時的“坑班”“DZ”(點招),校外培訓亂象時的“雞娃”“牛娃”等。“暗語”的出現(xiàn),伴隨著的往往是孩子們的“內(nèi)卷”和家長的焦慮。
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擇校、“雞娃”一下子沒了市場,這些“暗語”自然銷聲匿跡了。但隨著考試季的到來,類似的情形在我身邊又稍有冒頭。
“雙減”后的首次期末考試和首個寒假,已經(jīng)不僅僅是對學生學習成績的一次檢驗,也是對學校“減負增效”的一次檢驗,同時還是對家長及整個社會教育觀念的一次考驗。
令人欣喜的是,不久前,教育部出臺文件明確要求,寒假期間各地要嚴格執(zhí)行日常巡查,嚴防義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培訓機構違規(guī)開班、面向3至6歲學齡前兒童的培訓機構違規(guī)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非學科類培訓機構以“素質拓展”“思維訓練”等名義超范圍開展學科類培訓等問題發(fā)生。同時也要堵住各種“暗道”,要嚴查隱形變異行為,嚴厲打擊以“家政服務”“眾籌私教”“研學”等名義進行變相違規(guī)培訓。
其實我們家長很清楚,“忙”和“閑”是相對的。
“雙減”前的孩子,確實很“忙”,他們每天走出學校大門,就不停地在各種培訓機構間“趕場”,家長們也很奔波,忙著接送孩子。
但這種“忙”背后是一種懶惰。
特別是假期,往年,我們家長早早把孩子的課外班安排妥當,假期一到,便把孩子送進培訓班,“萬事大吉”:孩子有人看著了、學習有人管著了,見面少了連親子矛盾都少了。
這種做法是把教育窄化成了“學知識”,也把家長的角色簡化成了“司機+保姆”,這顯然是不對的。體積龐大的冰山,露于水面上的往往只有山巔那小小的一部分。一個孩子的成長就如同一座冰山,知識的學習只是露于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水面之下的龐大部分是道德修養(yǎng)、身體素質、創(chuàng)新能力、意志品質等諸多方面組成的綜合素養(yǎng),這些才是支撐孩子能走得更好、走得更遠的決定性因素,而家長卻往往只盯著那“冰山一角”拼命加碼。
這也是我理解的“雙減”政策實質內(nèi)涵之一,它要減掉的正是只為“冰山一角”過多的、重復的付出,把“減”出來的時間和精力用于提升隱藏在“水面之下”的綜合素養(yǎng)。
有家長說,不敢讓孩子閑下來,是擔心孩子在學習成績上被落下,但在意識到只抓孩子學習其實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之后,那些真正注重孩子長遠發(fā)展的家長,恐怕不會再糾結于當下。
還有家長說,不是不想讓孩子閑下來,而是怕孩子閑下來的時間,馬上被手機“占領”。其實,學習是一個不斷試錯并不斷修正的過程,孩子只有在規(guī)劃的過程中才能學會規(guī)劃。孩子們在日積月累的被安排、被填滿中,早已經(jīng)失去了主動學習、主動規(guī)劃自己的能力。
因此,這個假期讓孩子“閑”下來,不僅是把孩子從沉重的培訓負擔中解放出來,也是幫孩子找到自我價值的過程,同時也是一種喚醒,喚醒孩子的內(nèi)在動力,喚醒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現(xiàn)在,外部條件已經(jīng)具備,就看家長有沒有這個勇氣了。希望我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