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yè)農村部:截至10月22日,全國秋糧已收81.3%
中新網10月23日電 10月23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2023年前三季度農業(yè)農村經濟運行情況。農業(yè)農村部種植業(yè)管理司司長 潘文博在會上表示,截至10月22日,全國秋糧已收81.3%,秋糧大頭已豐收到手。
會上,有記者問,從媒體報道看,秋糧收獲近八成,請問今年秋糧的產量形勢如何?能否實現(xiàn)年初確定的1.3萬億斤以上的目標?
對此,潘文博表示,據農業(yè)農村部農情調度,截至10月22日,全國秋糧已收81.3%,應該說秋糧大頭已豐收到手。從專家田間測產,各地實打實收的情況看,全國絕大部分省份是增產的,個別省份因災減產,有增有減,增的明顯比減的多,算大賬今年秋糧是增產年份。
潘文博介紹,今年秋糧面積增加,這奠定了秋糧增產的基礎。據農情調度,預計今年秋糧面積13.1億畝,比上年增加了700多萬畝。具體是兩個方面,一方面,今年秋糧面積連續(xù)第4年增加,面積增加,有的是經濟作物改種糧食,有的是間套復種提高復種指數(shù),有的是整改復耕,有的是增水增地種糧。另一方面,今年高產作物玉米面積增加比較多,預計增加1300多萬畝,相應的雜糧雜豆等低產作物的面積就減了,這兩類作物畝產相差500斤左右。
潘文博指出,大面積單產提升效果初顯,這是今年秋糧增產的關鍵。梳理總結這些年糧食生產的經驗,面積增加的空間是越來越小,單產提升潛力還很大。與主產國相比,我們的玉米、大豆單產還有不小差距。在國內,同一生態(tài)區(qū)比如冀魯豫不同省份單產也有差距,而且專家試驗田的產量與農戶大田產量更有差距。差距是什么?差距就是潛力,差距就是工作的努力方向。年初,農業(yè)農村部啟動了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這是長短結合的任務。今年重點在200個玉米大縣、100個大豆大縣整建制推進單產提升,從耕種管收、地種藥肥全環(huán)節(jié)找差距,拿出綜合性解決方案。今年,重點抓了玉米大豆的種植密度問題,首先是選育耐密品種,配套高性能的播種機,精準水肥調控,及時病蟲防控,加上中后期大面積實施了秋糧“一噴多促”,中央財政拿出24億元支持推廣這一措施,單產提升的效果十分明顯。專家調查,這些重點縣大豆密度每畝增加800-1000株、每畝可增產30-50斤,玉米密度增加500-800株,每畝增產150-300斤。專家測算,300個重點縣單產提升對糧食豐收的貢獻率達到了73%,這有效地對沖了洪澇、干旱等災害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潘文博表示,今年的天氣總體是幫忙的。雖然局部災害較重,但多數(shù)主產區(qū)雨水調和、光熱充足,利于作物的生長發(fā)育,也利于產量的形成。
潘文博強調,夏糧因黃淮罕見的“爛場雨”略減25.5億斤,早稻增產4.3億斤,從目前掌握情況看,秋糧增產完全可以實現(xiàn)“以秋補夏”,夏糧、早稻、秋糧這3季算下來,全年糧食產量有望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可以實現(xiàn)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的預期目標。這些年來,媒體也報道了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也相對充裕,糧食穩(wěn)定安全供給是有充分保障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