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飛揚就是中國模樣
陽光灑在賽道上,微風拂過年輕的臉龐。紅衣少年目光堅毅,和眾多選手一起站在起跑線上。此時還沒有人知道,10.31秒后,剛過完17歲生日的吳昊霖,將成為2013年以來首個刷新全國少年百米紀錄的運動員。摘金之后,他的下一個目標是明年的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
這是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以下簡稱“學青會”),一個匯聚了兩萬多名青少年運動員的舞臺。奮力奔跑的吳昊霖,是這場青春盛會的年輕身影之一;他的故事,也是無數(shù)青春故事的縮影。在這里,每一場比賽、每一次拼搏,既是對運動員體能與技巧的挑戰(zhàn),也探索著這些青春追夢人的自我極限。無數(shù)個精彩瞬間之后,11月15日20時,首屆學青會將在廣西南寧落幕。賽場上,在“青春、團結、友誼”的基調下,參賽者既向觀眾展示了體育運動的魅力,也為自己的青春歲月留下難忘記憶。
在充滿激情的青春賽場上,運動員挑戰(zhàn)自我、創(chuàng)造輝煌。他們的奮斗拼搏,不僅為自己贏得了榮譽,也刻畫著昂揚向上的青春影像。作為全國眾多青年學生的代表,他們正用自己的努力、實力和毅力,逐漸成長為“未來之星”。學青會的賽場上,許多像吳昊霖一樣的少年,在田徑場上奔跑沖刺、在跳水板上矯健躍起、在體操館內優(yōu)雅翻轉、在球場之上奮力拼搶……每個人揮灑的汗水,都是對青春最好的詮釋。
激烈的競爭中,本屆學青會誕生了諸多令人矚目的成績。蹼泳賽場上,姚華莉以卓越的表現(xiàn)刷新兩項世界青年紀錄,如海中游龍的她,在水底追逐著自己的夢想;舉重賽場上,胡玉婷以驚人的力量打破世界青年紀錄,她的每一次舉起,不僅舉起了重量,也舉起了對更高目標的向往。
這些年輕運動員的故事不僅關乎比賽、關乎體育,也關乎青春、關乎成長。賽場上,贏得喝彩的成績和獎牌背后,是經(jīng)年累月的單調重復、不被看見的汗水艱辛、不敢懈怠的努力堅持,在不斷挑戰(zhàn)自我中突破極限,在執(zhí)著追求中實現(xiàn)夢想。競賽場上的熱血沸騰、敢闖敢拼、永不言敗,正是新時代青年精氣神的生動寫照,也正是青年的敢闖敢拼、奮發(fā)向上,造就了朝氣蓬勃的“青春中國”。
運動員的精彩表現(xiàn),只是這場青春盛事的一部分。在賽場外,還有許多青春故事悄然綻放。從開幕前到閉幕后,學青會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離不開被親切稱為“小青芒”的青年志愿者的默默付出和無私奉獻?!靶∏嗝ⅰ边@個昵稱,來自“小青忙”的諧音。盡管沒有參加比賽,他們卻是學青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每一個角落默默奉獻,幾乎每時每刻都忙得不行。這是青年志愿服務的又一次實踐,來自廣西32所高校的“小青芒”用無處不在、潤物無聲的志愿服務精神,讓我們看到青春的另一種風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
學青會同時是文化交流與青春表達的舞臺。在這里,運動與藝術、競技與文化交相輝映,展現(xiàn)出了多元而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青春中國。在學青會召開期間的八桂大地上,我們不僅能看到緊張精彩的賽事,也能看到年輕人對文化的探索。在運動員村的非遺文化體驗區(qū),運動員和志愿者一起參與剪紙、繡球制作、傳統(tǒng)音樂演繹等活動。這種文化與體育的融合,不僅豐富了學青會參與者的體驗,也展示了中國青年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和傳承,強化了年輕人的文化自信與使命感。
賽場上、聚光燈下,我們看到了學青會的“高光時刻”,而那些沒有被“萬眾矚目”的默默付出,同樣托舉著每一個精彩瞬間。在簡約而不簡單的思想指導下,賽事組織方充分實踐了“能用不修、能修不建、能租不買”的節(jié)約理念,既保證了賽事的高效運行,又展現(xiàn)了綠色環(huán)保的辦賽風格。而在常人難以察覺的細節(jié)處,每段時程安排、每個引導人員、每頓營養(yǎng)餐、每間休息室,都共同營造出一個安全、有序、高效的比賽環(huán)境?!扒啻?、團結、友誼”不只在賽場上,賽場外的熱情洋溢、齊心協(xié)力、默契配合,也是對其最好的闡釋。
學青會就像一個縮影,展現(xiàn)了青年一代的責任擔當。他們的精神氣質,正是對青春最鮮活的定義。從熱血拼搏到友愛奉獻,從競技精神到文化傳承,從挑戰(zhàn)自我到追求卓越,學青會展現(xiàn)了“青春中國”的多種面貌、多種姿態(tài)。這不僅僅是一場運動盛會,更是一次青春盛宴,是青年力量在新時代背景下的生動展現(xiàn)。
每個人的青春都會逝去,但青春的精神卻永遠不會黯淡。青春永遠充滿活力、不畏艱難,青春始終保持著對夢想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這種青春精神,讓我們看到了“青春中國”充滿希望的未來。
當我們談論青春時,我們談論的不是一段特定的時光,而是一種飛揚向上的狀態(tài)。首屆學青會將要落幕,但青春的火炬會繼續(xù)傳遞,激勵更多年輕人勇敢追夢、不懈奮斗,共同書寫未來中國的壯麗篇章。
青春飛揚,就是中國模樣!
本報評論員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