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說詩圣前不妨研讀幾首杜詩
杜甫又上熱搜了。細想來,古代大詩人里,可能還真沒有比杜甫更具“熱搜體質(zhì)”的。歷數(shù)最近兩年他上過的熱搜:被小學生在語文課本上涂鴉惡搞,做李白的小迷弟不被理睬……
這一次,則是因為他到底配不配得上中國最偉大詩人的稱號。雖然杜甫“詩圣”的稱號經(jīng)后代無數(shù)大詩人、大學者認定,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如果有人就是不同意,也沒什么大不了,“經(jīng)得住多大的贊美,就得承受多大的詆毀”,熱烈的討論會讓更多人了解杜甫,進而走進他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
杜甫的詩歌成就,先以一個“量”化的標準來看:他一生作詩近1500首,傳誦千古的名篇至少有百余首之多,數(shù)量和“優(yōu)質(zhì)率”恐怕只有李白可以匹敵。再看作品內(nèi)容,人生的所有況味在他的筆下都有極其準確生動的描述,沉痛莫過“國破山河在”,憤懣莫過“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豪情莫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壯闊莫過“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歡喜莫過“漫卷詩書喜欲狂”……更不要說那著名的“三吏三別”。
但杜甫頻頻上熱搜,還不僅僅是因為他“最偉大”的頭銜。所謂“熱搜體質(zhì)”,其實就是話題性與貼近性,是能讓今天的人獲得共鳴的笑點、淚點、痛點甚至還有“槽”點。這些“點”,杜甫身上實在太多。筆者在中年以后最愛杜詩,越讀越覺得他如同一個老朋友,1200年前的他雖與我們異代不同時,卻總能說到我們的心坎上。想來,這既源于他的天才,也源于他的敏感多思。網(wǎng)友吐槽他“碎碎念”,寫了太多生活瑣事,在筆者看來這正是他的可貴之處,曾經(jīng)對杜詩做過一個分類整理,一個“節(jié)令”的專題中,從“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后多”到上元節(jié)、寒食節(jié)、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光是一個冬至就寫了《小至》和《冬至》《至后》三篇,足見他是一個認真生活的人、一個真誠的詩人。
好詩都秉真誠真意,杜甫之“真”還在于他不避丑拙,不憚于坦白自己那些小尷尬、小心思。屋上茅草為秋風吹跑,他只能眼看“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家徒四壁,他只能自嘲“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為求官,他會“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他也有脫發(fā)困擾,說“羞將短發(fā)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他也有中年危機,“即今倏忽已五十,坐臥只多少行立”;他也有想躲懶的時候,說“老夫怕趨走,率府且逍遙”……
可是,且慢!在網(wǎng)絡噴子為抓出了老杜“皮袍下的小”而洋洋自得的時候,那個偉大的詩人,口里說著躺平其實卻夜不輟筆勤于公務,“明朝有封事,數(shù)問夜如何”。他在偏居一隅之時“不眠憂戰(zhàn)伐,無力正乾坤”,在“幼子饑已卒”之時“默思失業(yè)徒,因念遠戍卒”,在“床頭屋漏無干處”之時想著“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讀杜詩,每每就在這種時候被突然擊中,“嘆息腸內(nèi)熱”。所謂“詩史”,以感同身受和血淚寫成。所謂“詩圣”,于細微處發(fā)洞見,在日常中見情志,出之以家國天下、宏大敘事、黃鐘大呂。這是中國詩人的精神,更是中國人共有的精神。(高爽)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