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貫千載 文澤后世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yōu)勢,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根基”,“要推動中華文明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論述,以強烈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使命感,加強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挖掘和闡發(fā),推出了一批體現(xiàn)文化傳承價值、反映厚重文化積累的傳世佳作。本版精選介紹8部由國家社科基金資助的有典藏價值的文化叢書,以饗讀者。
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活”力工程
——“中國歷代繪畫大系”項目介紹
作者:繆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子課題《先秦漢唐畫全集》《明畫全集》首席專家、浙江大學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yǎng)。如今,中華文明遺產“活化”利用的景象已遍布祖國大地,而浙江大學與浙江省文物局牽頭推進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就是其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久久為功,共鑄輝煌。“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以下簡稱“大系”)是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2005年親自批準,多年來一直高度重視、持續(xù)關注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項規(guī)模浩大、縱貫歷史、橫跨中外的國家級重大文化工程?!按笙怠崩米钕冗M的攝影與圖像處理技術,對全球現(xiàn)今存世的12250余件(套)中國古代主要繪畫作品,留影存形并建立數字化檔案,使中國歷代繪畫初步完成從物質形態(tài)向數字形態(tài)的整體轉化。在此基礎上,“大系”陸續(xù)編纂出版《先秦漢唐畫全集》《宋畫全集》《元畫全集》《明畫全集》《清畫全集》共計66卷226冊圖冊,它將成為迄今為止藏品收錄最全、圖像記錄最真、印制質量最精、出版規(guī)模最大的中國繪畫圖像文獻。
四海歸心,縱覽千年。中國繪畫源遠流長,名家佳作燦若星河,是舉世公認的人類藝術瑰寶。以國家之力匯編、整理、傳播文物典冊是中華文明獨有的制度傳統(tǒng)。遠自西漢起,前人就千方百計通過文字著錄、摹臨仿造、刻板印刷、珂羅版復制等手段保存圖像信息,留下《漢書·藝文志》《歷代名畫記》《宣和畫譜》《石渠寶笈》《神州國光集》等經典文獻。由于兵燹水火,歷代畫作藏存不易、命運多艱。特別是近代以來,大量珍品流散海外,成為炎黃兒女心中揮之不去的痛苦記憶。為此,新中國成立后,國家高度重視、組織力量出版了《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中國繪畫全集》等大型繪畫著錄。由于各方面條件制約,上述文獻多有缺憾,無法全面展現(xiàn)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凝結于繪畫作品之中的深邃智慧與集體記憶。
2015年,中宣部牽頭建立由國家發(fā)改委、外交部、教育部、財政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文物局、國家出版基金規(guī)劃辦、中國文聯(lián)、浙江省委宣傳部等組成的部際聯(lián)系協(xié)調機制,“大系”隨后被設立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推動“大系”工程再次邁上新臺階。2021年以來,“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階段性成果展”在浙江、重慶等地巡展,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目前,整個工程進入收官階段,將于2022年下半年正式結項。
十七年來,項目組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文化責任感,本著對民族、對國家、對歷史負責的態(tài)度,開展了三次全球范圍內的藏品搜集工作?!按笙怠眻F隊與海內外260余家文博機構和收藏單位進行反復溝通,往來通訊信函數以萬計,實地拍攝奔波數十萬公里,從而使流失海外的、包括敦煌藏經洞和黑水城繪畫在內3250余件(套)中國繪畫精品,通過數字化方式重回祖國懷抱,并與國內9000余件(套)藏品一起,共同構成了縱貫兩千余年的中國古代繪畫史的恢宏圖景。
化身千億,飛入萬家。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繪畫作品則是其守護傳承的重要載體。自古以來,珍貴繪畫往往陷入“藏用兩難”的局面。項目組知難而進,自啟動之日起,堅持采用全球最先進的攝影技術和數字化掃描標準,對入編作品圖像信息進行最高標準的數字化復制與存儲,為讀者與觀眾提供精確、清晰的觀賞體驗,并對絕大部分圖像進行局部放大,呈現(xiàn)許多面對原作都難以察覺的細節(jié)。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大系”團隊還在很多傳世古畫圖像中成功辨析、提取出原本剝蝕暗沉、肉眼難辨的畫面、題跋及印章,實現(xiàn)了文物藏品的“無損傷”修復,逐一建立詳備的數字化檔案,從而使散布全球的中國繪畫精品第一次獲得無限接近原作、安全儲存的“數字化替身”,為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的研究與“活化”利用開辟了新的空間。
“大系”工程跨越“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等四個“五年計劃”,充分體現(xiàn)了黨和國家扎實推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2015年,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七十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浙江大學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捐贈《宋畫全集》《元畫全集》。時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教科文組織收藏了不少書畫圖冊,而這兩套畫冊將成為其中的經典?!蹦壳?,“大系”出版物已為國家圖書館、國家版本圖書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及美、英、法、德、日等國內外許多圖書館及文博機構收藏,成為新時代中國文化“以美為媒”的“世界名片”。
接續(xù)文化傳統(tǒng) 聚焦傳承創(chuàng)新
——“百年易學研究菁華集成”項目介紹
作者:劉大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百年易學研究菁華集成”首席專家,山東大學終身教授、講席教授,中國周易學會終身榮譽會長)
“百年易學研究菁華集成”項目,是一項大型的文獻編纂工程,是對近代以來易學研究的總回顧,是對百余年來易學成果的檢索、保存、甄選與傳承,是對中國古典學術現(xiàn)代轉型的聚焦與總結,更是對易學未來發(fā)展的期許和展望。
近代以來,有哪些易學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要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加強歷史研究和傳承,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斷發(fā)揚光大?!薄吨芤住肥侵袊罟爬系慕浀渲?,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代表。近代以來,易學以不同的研究面貌,積累了豐碩的成果,有必要加以系統(tǒng)整理和研究。
本著接續(xù)傳統(tǒng)的文化自覺,2005年至2009年,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搜集、審閱、甄選近現(xiàn)代易學論文1500余篇,重排為《百年易學菁華集成(初編)》論文集,于2010年付梓。但限于當時的人力、物力,知而未見、未知未見的易學文獻大有所在。2010年底,“百年易學研究菁華集成”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相關工作得以繼續(xù)開展。
“百年易學研究菁華集成”項目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近代以來,有哪些易學成果?為制作較為完善的成果總目,我們進行了三方面工作:其一,逐條篩選已出版近現(xiàn)代文獻目錄中的易學條目;其二,總結兩百多個易學關鍵詞,逐一檢索海內外數據庫、圖書館等網絡資源;其三,制作近現(xiàn)代易學家名錄,逐一檢索其論著,補充所闕。我們共搜集易學文獻目錄40730余種,共210余萬字。
隨后,我們對所知文獻進行了搜集:已數字化的盡可能獲取電子資料;沒有數字化的按館藏前往復制并掃描保存;罕見或珍貴的文獻,也嘗試購買原件。經過努力,我們共收集到易學文獻35180余種(尚缺5500余種)。項目成果包括六大部分:(一)《百年易學編年總目》,系對近現(xiàn)代易學成果的目錄匯總,共計40730余條,210余萬字;(二)《百年易學文章分類目錄》,系對百余年來易學文章的專業(yè)分類,按研究主題分為九大類、110余小類;(三)《百年易學菁華集成》初編及續(xù)編,是在分類目錄的基礎上,對能夠展現(xiàn)近現(xiàn)代易學成就與特色的菁華文章之甄選,初、續(xù)兩編共收錄文章3000余篇,總計5000余萬字;(四)《百年易學文章全文》,共計31480余篇;(五)《百年易學著作全文》,共計2350余種;(六)《百年易學碩博論文全文》,共計1350余篇。
由此,我們切實解答了“近代以來,有哪些易學成果”這一問題。
有哪些優(yōu)秀的易學成果?資料性工作結束后,我們按研究主題,將所有易學文章分為《周易》通論、《周易》經傳、易學史、《周易》哲學、《周易》象數、《周易》與術數、易學文獻、《周易》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周易》與現(xiàn)代學科九大類,每大類下再設小類,共計110余項。
以分類結果為基礎,我們甄選能夠代表各主題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文章1500余篇,匯編為《百年易學菁華集成(續(xù)編)》,約3000萬字。這些文章,是在文獻齊備的基礎上,在相同研究主題文獻的比較中,結合年代與作者代表性,反復討論、調整而成的結果,應能展現(xiàn)近代以來的易學成就與學術特色。
《百年易學菁華集成》的“初編”與“續(xù)編”,在三萬多篇近現(xiàn)代易學文獻中,甄選三千余篇菁華,實際回答了“有哪些優(yōu)秀的易學成果”這一問題。
易學研究如何傳承創(chuàng)新?百余年來的優(yōu)秀易學成果,是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大背景下,對傳統(tǒng)易學的大反思、大總結與新詮釋。通覽這些成果,其核心關切是:在“中西古今”的變局中,如何實現(xiàn)易學的傳承創(chuàng)新?
近代以來,發(fā)生了以經學范式瓦解和分科范式建立為核心的中國古典學術變革。由分科視域重新審視、研究《周易》,逐漸成為現(xiàn)代易學研究的新傳統(tǒng)。從經學范式到新學范式,這一轉型當然有其積極意義,然而也有可商榷之處。例如,時有對《周易》進行割裂的、片段化的研究,甚至出現(xiàn)隨意發(fā)揮、奇見迭出等情況。
總結百余年來易學研究的經驗與教訓,我們期許的當代易學經典范式,應是充分吸收經學和新學優(yōu)勢,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以古人之規(guī)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xiàn)中華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边@是當代易學傳承創(chuàng)新必須遵循的原則。
我們希冀以易學為典范,通過對百年成果的匯總、梳理與精選,銜接起傳統(tǒng)與當下,超越近代以來的反思,為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添加一份不可或缺的正能量。
漢字文明演進的歷史畫卷
作者:黃德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漢字發(fā)展通史”首席專家,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教授)
漢字是現(xiàn)今世界上唯一歷史久遠、數千年來持續(xù)使用的自源性古典文字體系,漢字文明構成了中華文明最燦爛輝煌的篇章。一方面,漢字記載了幾千年來中華文明的興衰更替;另一方面,漢字又在中華文明的大背景下不斷演進、變革和發(fā)展。由于漢字的獨特屬性,從某種意義上說,不深入認識漢字的歷史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就難以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獲得透徹的理解和準確的認知。為此,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設立了“漢字發(fā)展通史”重大科研項目。該項目研究成果12卷本《漢字發(fā)展通史》(以下簡稱《通史》),作為“十四五”時期國家重點圖書,將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甲骨文合集》903正
《通史》力圖全景式描繪漢字體系形成發(fā)展的歷史,全面考察不同歷史時期漢字形體、結構和實際使用的情況,深入揭示漢字發(fā)展的歷史軌跡及其所遵循的基本規(guī)律,從而展現(xiàn)漢字文明發(fā)展演進的歷史畫卷。根據漢字體系發(fā)展的總體進程,《通史》將漢字文明的演進劃分為漢字的形成、古文字和近代文字三大歷史階段。
新石器晚期到夏代,是從早期刻畫符號到漢字體系形成的階段。新石器晚期各文化區(qū)系中刻畫符號的創(chuàng)制是漢字形成的源頭。經過文字發(fā)生機制的建構、文字符號創(chuàng)制方法的摸索和路徑的選擇,到夏代已從原始文字發(fā)展到成體系的早期漢字階段。
從殷商到秦代是古文字階段。殷商甲骨文是目前所見最早的成熟文字符號體系,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基本構形方式都已發(fā)展齊備,符號書寫建立了較為嚴格的規(guī)則,文字使用中同音假借現(xiàn)象十分突出,甲骨文已完全具備記錄語言的功能。西周時期,漢字形體的增繁、省簡、替換和訛變是主要演變現(xiàn)象,西周早期字形形象性特征明顯,中晚期以后書寫漸趨線條化,字形變得勻稱規(guī)整。形聲構形方式成為主要造字方法,約80%的新增字是形聲結構,其他構形方式的構字功能趨于萎縮。西周文字書寫的規(guī)范化和構形模式的形聲化趨向,是這一時期漢字體系發(fā)展的主要表現(xiàn)。春秋文字處于承前啟后的發(fā)展階段,字體的演變承續(xù)了西周金文以來的線條化趨勢,形體更加勻稱整齊,進一步削弱了字形的象形性,加快了形體符號化進程。形聲構形成為春秋時期最主要的構形方式,新增字90%以上是形聲字,反映了漢字構形系統(tǒng)的進一步優(yōu)化。春秋文字在字體風格和用字習慣方面開始呈現(xiàn)一些區(qū)域性特點。戰(zhàn)國時期,形聲構形幾乎成為唯一的構形方式,新出現(xiàn)的字基本上都是形聲結構,構形的形聲化表明漢字構形系統(tǒng)已發(fā)展完善。戰(zhàn)國文字的字詞關系和用字習慣異常復雜,不同區(qū)系文字地域特征更為鮮明。秦系文字上承西周文字,歷經春秋戰(zhàn)國的發(fā)展,到秦代形成古文字的終結形態(tài)——小篆。在秦系文字系統(tǒng)內出現(xiàn)了字體創(chuàng)新要素,解散篆法的隸變普遍發(fā)生,早期隸書逐步形成。
漢字系統(tǒng)經過秦漢之際的進一步隸變,最終實現(xiàn)了形體的古今轉換,跨入近代這一歷史發(fā)展新階段。兩漢時期主要是形體的變更、調整和規(guī)范,文字的功能分工趨向明晰。漢初到武帝前期,漢字系統(tǒng)完成了隸書字體的定型化。武帝后期至東漢末,隸書進入調整和發(fā)展期,新隸體、草書等代表漢字發(fā)展方向的新興書體逐漸成為書寫主流。經歷這一階段的發(fā)展,漢字系統(tǒng)進入形體符號化、構造形聲化、書寫筆畫化的歷史新時期。從魏晉到隋唐楷書的定型,漢字構形方式和形體風格進入穩(wěn)定狀態(tài),字際關系、字詞關系更加明確,而俗字和異體的發(fā)生則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自宋代以降,隨著印刷術的不斷發(fā)展,產生了新的印刷體——宋體,此后漢字體系的基本格局趨于穩(wěn)定。宋元明清時期,楷體正字字形結構穩(wěn)定,官刻與坊刻、民間文書用字有明顯差異,方俗口語詞因本字難明而多有異寫,俗訛雜字是坊刻和民間文書用字的突出現(xiàn)象。
域外漢字資料極為豐富,《通史》首次將漢字在域外的傳播和少數民族地區(qū)的使用納入研究范疇。通過整理和研究日本、朝-韓、越南等域外漢字,從一個新的角度加深了對漢字發(fā)展傳播一般規(guī)律的認識,展現(xiàn)出漢字文明的廣泛影響。漢字在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傳播和使用,既是漢字發(fā)展史研究的領域,也是中華文明史研究的重要課題。通過梳理歷史上漢字在民族地區(qū)的傳播情況,研究漢字對民族地區(qū)文字的影響,有助于漢字發(fā)展史、民族文字史和中華文明史的研究。
《通史》以歷代漢字原始資料和使用樣本作為客觀依據,既重視不同時代漢字個體及其運用的斷代描寫分析,更注意對漢字體系發(fā)展及相關文化背景進行綜合動態(tài)考察。在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根據近30年來積累的漢字發(fā)展動態(tài)分析、譜系建構、俗字考辨等研究成果和理論方法,努力把握各個歷史時期漢字發(fā)展的主要問題,細致考察古今漢字發(fā)展的各種現(xiàn)象,客觀描述漢字形成發(fā)展的歷史軌跡,對漢字系統(tǒng)發(fā)展演變所遵循的基本規(guī)律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揭示。
漢字發(fā)展歷史的研究是一項難度極大的基礎性研究課題,對傳承弘揚漢字文明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進漢字的理論和應用研究以及促進中國文字學學科建設,無疑都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漢字發(fā)展研究首部通史性著作,課題組希望《通史》能對推動漢字發(fā)展歷史的研究走向深入有所貢獻。
中國老學通史研究的“縱”與“橫”
作者:劉固盛(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老學通史》”首席專家、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老子》對我國哲學、政治、宗教、道德、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刻影響,歷經兩千余年而不衰,并遠播海外。《中國老學通史》于2014年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課題成果分為《先秦秦漢卷》《魏晉南北朝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近現(xiàn)代卷》(上、下)五卷六冊,300余萬字,被列入國家“十三五”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
成果以歷代《老子》注疏為基本文獻材料,重視現(xiàn)存于世的孤本、鈔本、善本等罕見的本子以及《老子》出土文獻、敦煌文獻,并注意《道藏》《藏外道書》、正史、地方志、歷代文集、碑刻等涉及的與老子有關的資料。按照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老子”這一老學發(fā)展的共同規(guī)律,從新的學術角度和思想維度對整個中國老學進行貫通性的、深入系統(tǒng)的論述,全面總結老學發(fā)展的歷史進程和豐富內容,分析并提煉出不同歷史時期老學的理論創(chuàng)建和思想特點,揭示其與中國思想文化發(fā)展的深刻聯(lián)系,闡明中國老學的思想學術價值和歷史地位。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常用的學術史與思想史、文獻學的方法外,還綜合運用多種其他方法進行研究。如用社會史的方法揭示老學發(fā)展的歷史文化背景,避免對老學文獻解讀和思想分析的主觀性。又如詮釋學方法不僅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西思想學術的差異,而且有助于合理分析和評價中國老學史上對《老子》的原旨追求與思想發(fā)揮,從而更加尊重和理解中國思想學術自身的特點。
成果力求創(chuàng)新,并突出中國老學發(fā)展“通史”的性質。從追溯老子的思想淵源和道家學派創(chuàng)立開始著筆,及至對現(xiàn)當代老學發(fā)展的總結,由此體現(xiàn)出中國老學發(fā)展的貫通性。這種貫通性既有縱通,也有橫通。所謂“縱通”,指按照歷史發(fā)展的時間順序進行自古至今的研究,具體表現(xiàn)為老學發(fā)展的連續(xù)性和時代性。如先秦秦漢老學是中國老學史的開篇,對老子其人其書及其思想做了新的論證;探討了楊朱、列子、關尹與老子的關系,全面闡述了莊子對老子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結合《黃帝四經》《管子》《文子》《鹖冠子》論述黃老學的源流演變以及在秦漢時期的巨大影響。魏晉隋唐是老學的重要發(fā)展階段,其起點是老學在魏晉玄學建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重點是重玄學的形成與鼎盛。宋代很多思想家注解《老子》,該時期的老學形成了一個高峰。宋元老學與理學、宋學、新道教等思想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關聯(lián)密切。過去學術界對明清老學評價不高,本成果則進行了重新評價,認為注重對老子思想的政治發(fā)揮、儒釋道思想在老學中進一步融合、道教老學民間化等是其突出特點。近現(xiàn)代老學呈現(xiàn)與傳統(tǒng)老學不一樣的面貌。在“百年銳于千載”的歷史進程中,近代老學充分顯示了學術界、思想界對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和對西方文化的積極應對。而現(xiàn)代老學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老學的發(fā)展,同樣表現(xiàn)出了巨大的思想學術活力,大陸老學與港臺老學之間也出現(xiàn)了趨同的態(tài)勢。所謂“橫通”,指對中國老學涉及的主要問題的邏輯演變、前后發(fā)展進行全面考察,由此體現(xiàn)出老學思想內容的豐富性和體系性。例如玄學、重玄學、理學的形成分屬魏晉、隋唐、宋代三個歷史階段,又都與老學密切相關,全書從老學的角度對上述三大哲學思潮進行綜合研究。又如對老子政治思想的發(fā)揮與運用,既有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四皇帝御解《老子》,又有文武大臣的闡發(fā),全書注意比較君臣解《老子》的異同,由此闡明老子思想作為“君人南面之術”的意義與影響?!皺M通”既從學術史的角度梳理老學的發(fā)展脈絡,更從思想史的高度闡揚其理論價值,使“中國老學通史”同時具有“中國老學思想史”的特色。總之,本書試圖通過時間的“縱通”與問題的“橫通”,使中國老學史的研究真正具有“通史”的風格,以求達到應有的深度和廣度。
《老子》是目前被譯成外文版本和語種最多的中國典籍,當今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受到重視,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吨袊蠈W通史》通過對《老子》所蘊含的思想價值與歷史影響的全面梳理,充分展示《老子》跨越歷史、連接現(xiàn)實、面向世界的哲學智慧,這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溫故而知新 敦厚以崇禮
——中國古代禮學文獻整理研究
作者:陳戍國 陳雄(分別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古代禮學文獻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家、湖南大學教授,江西師范大學副教授)
“禮”是華夏文明區(qū)別于其他文明的標志性概念,是在中國古代社會發(fā)揮重大作用的制度性規(guī)范,是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引導性因素。禮學,不僅是一門文獻之學,也是一門制度之學、哲思之學,更是一門需要文史哲諸學科交叉互動的學問。研究禮學,可以“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還可以修身心。而禮學研究的基礎,就是讀懂禮學文獻。
國家社科基金設立的“中國古代禮學文獻整理與研究”項目,是一項大型的文獻整理與研究工程,其成果有二:一是對中國古代的禮學文獻進行系統(tǒng)的分類和整理;二是對中國古代禮學文獻進行哲學、文獻學及歷史學的研究。研究成果舉例介紹如下:
在古代中國,“禮”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無論是制度層面的朝章國典、思想層面的禮義闡發(fā)、民俗層面的冠昏喪祭,還是學術層面的經史注疏,皆有禮學文獻的大量傳世。然而,禮籍歷來難讀,就《儀禮》而言:韓昌黎“苦”之、四庫館臣“奧”之、黃季剛“疲”之,此足見治禮之堅、禮學之難。那么,有沒有一個好方法呢?《禮記·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為我們提供了線索:
古禮文獻是“故”,“溫故”就是整理文獻,整理的方法有很多、困難也不少,貴在能否“知新”,從而整理出適合新時代讀者查閱的文本。“崇禮”非崇古禮全體,乃崇尚禮之本?!肚Y》開篇云:“毋不敬”,誠哉是言!在整理古代禮學文獻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每一本禮籍都有一個相似的思想主線,那就是“敬”。而“敬”有外內兩個方面:于他人而言的“敬”是尊重他人的“謙和”行為,于己而言的“敬”就是誠意靜心的“敦厚”品性,這是我們從整理禮籍的“溫故”中所讀出來的。因此,“溫故知新”和“敦厚崇禮”可概括本課題的研究,同時也是讀懂古代禮學文獻的最佳方法。
古禮文獻的典范之作當屬“三禮”——《儀禮》《周禮》《禮記》。整理“三禮”的過程,就是熟悉“三禮”產生、變遷與成熟的過程,既要準確完整地顯示“三禮”的本來面貌,又要讓讀者明白它們各自成為一門學問的真實含義和歷史,此即學以致用。
以號稱難讀的《儀禮》為例,整理之法為:先定句讀,繼明禮例,探其語境而反復測度之?!岸ň渥x”可用《儀禮鄭注句讀》,“明禮例”可用《禮經釋例》,“探語境而測度之”則綜合參考《儀禮注疏》《儀禮正義》《禮經校釋》《〈禮〉漢簡異文釋》等作出論證。按照此法精讀《儀禮》,豈有不懂之理?不止于此,經過我們實踐,此法還能啟迪新知,略舉四點如下:
一是用語的準確,沒有夸張的成分,人物一舉手一投足,拱揖、停頓、泣哭、顰蹙之類,都在寫實;二是所記禮典內部的和諧,如士冠禮,從“筮賓”到“送賓歸俎”有十五個節(jié)目,“加冠”過程中又夾雜著“易服”,儀式的有序推進中處處彰顯著和洽;三是成書,我們認為沈鳳笙先生的考證是正確的,認為先有了禮典的實行才有了紀實書本的撰作,《儀禮》當是由孔子弟子、后學陸續(xù)撰作的,大致成書于魯悼公至共公之世;四是價值,我們不同意照搬照抄的復制,正如三代禮的損益,新時代的“禮”亦當是在因革舊禮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儀禮》最大的價值,就在于為“新禮”的制作提供“參考”。同理,整個三禮類文獻乃至整個經部禮學文獻亦是如此。
傳世古禮文獻主要見于“經部”,經部之外大致還有政教法典類、史書中的“禮樂志”類、祭祀喪葬類以及通禮、禮論等類別的禮學文獻。
以孔廟祭祀為例,此禮在全國各地已蔚然成風,然祭祀的方式方法五花八門,因此我們整理了《文廟祀典考》。是書體例完備,內容翔實,集文廟典章文物之大成,以期對今日之祭孔起到規(guī)正作用。當然不能止步于此,眾所周知,宋代祭孔頻繁,同時也創(chuàng)作了大量祝文,這些祭文大都出自如王安石、蘇軾、陸游、朱熹等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士大夫之手。系統(tǒng)考察這些祭文,不僅有助于加強對孔廟祭祀及傳統(tǒng)禮制的了解,而且能夠深化對宋代政治、思想、文化、社會、教育等問題的認識,對文體史和文學史的拓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為今日祭文之撰寫提供參考。
除了傳世的禮學文獻,出土考古材料中有相當大的部分與古禮有關。以簡牘為例,保存在上面的珍貴禮學資料大致包括:禮學經典的部分篇章(如武威漢簡《儀禮》等);闡釋禮制、禮義但久已失傳的古人作品(如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簡《民之父母》等);還有人們日常禮俗的各種記錄(如謁、名刺、告地策、遣策等);可謂品類繁多,異彩紛呈。將這些禮學文獻加以歸納、整理和研究,不僅有助于了解當時的禮儀風俗,也對傳世禮學文獻起到補充、修正之作用,更為專門從事禮學研究的學者利用出土文獻提供了極大便利。
總之,我們的研究只是剛剛開始,“溫故知新”的工作“任重而道遠”,以“禮”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取筆記精華 補正史闕失
——“《全宋筆記》編纂整理與研究”成果簡介
作者:戴建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宋筆記》編纂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家、上海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
中國古代筆記是傳統(tǒng)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既有對社會重大事件的記錄,也有對微觀生活的具體生動的敘述。其以質樸、不事雕琢的特色全方位地描述了古代文化風貌和社會生活場景,蘊含著豐富的社會文化信息,內容極為廣博,保存了大量不被正史記載的科技、文化、社會史等方面的珍貴資料。
宋代人文昌盛,經濟發(fā)達,儒、釋、道兼容并包,對外交流頻繁,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創(chuàng)造的高峰期。這些時代特色,在宋人筆記中都有具體反映和生動記載。宋人筆記注重社會現(xiàn)實,思想性、學術性日趨凸顯,并由此深刻影響了宋之后的文學體裁和作品。這一部部鮮活的筆記,記錄了先人的偉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記錄了我們民族認識世界、創(chuàng)造世界的真實活動,構成我們民族文化記憶的瑰麗寶典。
傳世的宋人筆記大多分散在各種叢書中,有些十分稀見且版本蕪雜,有的筆記著作已非原貌,存在不同程度的散佚?;蛞蚝笕酥剌嫸靵y不堪,錯訛叢生;或真?zhèn)尾灰?,有題為宋人筆記,實則是宋朝之后的作品,給讀者帶來諸多困難。因此,對傳世的宋人筆記進行系統(tǒng)整理,編纂出版一部筆記總匯,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基礎性文化學術工程。在國家社科基金資助下,課題組對學界已有的整理、研究成果充分加以吸納,并與海內外學者建立廣泛的學術聯(lián)系,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深入探討宋代筆記,將整理與研究相結合,集思廣益。對混雜于宋人筆記中的偽書進行了細致的考訂甄別,做了大量剔除工作。項目成果分為《全宋筆記》和《宋代筆記研究叢書》兩大部分。
《全宋筆記》的出版,為學術界提供了一部經過系統(tǒng)編纂整理,收羅齊全,便于查找和使用的宋人筆記總集。其整理創(chuàng)新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把分散的符合筆記體裁的傳世宋人作品盡可能收錄,嚴格遵循古籍整理規(guī)范,進行編纂點校。收錄整理的宋代筆記數量是目前學術界同類出版物中最多也是最全的,共收入宋代筆記四百七十六種,計兩千三百萬字,體現(xiàn)了《全宋筆記》“全”的特點。二是總集收錄的大多數宋人筆記系首次??焙蜆它c,即使是學界已有整理成果的,課題組也力求質量有所提高,在充分吸納前人時賢成果基礎上盡可能做到后出轉精,體現(xiàn)了“新”的特點。這對于發(fā)掘這批文獻的價值,傳承文化遺產,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促進和繁榮學術研究,有著重大的學術價值和社會意義。
《宋代筆記研究叢書》全方位地探討了宋代筆記的文獻價值及其蘊含的豐富的社會文化價值,將微觀考釋與宏觀論述結合起來,探求唐宋時期社會文化繁榮和發(fā)展的歷史軌跡。叢書共有七部研究成果:《全宋筆記書目提要》《兩宋筆記研究》《宋人筆記視域下的唐五代社會》《筆記語境下的宋代信仰風俗》《宋代的仕女與庶民女性——筆記內外所見婦女生活》《宋代筆記語言概論》《宋代筆記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叢書作者充分吸收學界研究成果,糾正文獻流傳過程中產生的訛誤。對宋人筆記的作者、筆記內容、版本流傳、學術價值等一一作了鉤稽考訂。通過對宋代筆記史料的全面搜集、梳理和辨析,詳盡論述了筆記的源流和筆記概念、筆記的數量及分類、筆記中的偽書問題、宋代筆記興盛的社會文化背景、筆記的撰寫體裁與史料來源、筆記的刊印傳布等諸多問題。深入探討了筆記所反映的中唐以降至宋代發(fā)生在人們日常社會生活、居住、交通、婚姻、家庭方面的深刻變化,揭示了社會經濟、鄉(xiāng)村教育、文化快速發(fā)展的內在原因,以及宋人的宗教觀念和信仰習俗展現(xiàn)出的前所未有的新特點。成果還以豐富的筆記史料論述了宋代婦女的生活面貌,并以乳母群體為例,探討宋代庶民婦女的社會生活。成果深入探討了宋代筆記中的文字學、詞匯學、訓詁學、語音學、語法學方面的價值,總結了筆記中蘊含的訓詁方法,從古今語音演變、南北方音差異、實際語言與韻書記錄差異等多個角度對語言進行了深入研究。叢書運用筆記文獻材料對宋代社會文化史、政治經濟史及文學史諸領域作了多維度的探討。或運用新理論、新方法從文本、空間等新視角切入,深入解讀宋人筆記文獻;或考證梳理兩宋興衰治亂之由,進一步拓展了古代文史研究的新領域,為我們認識豐富多彩的宋代社會提供了一個全方位的視角。
《巴蜀全書》:中華文明尋根溯源新嘗試
作者:舒大剛(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巴蜀全書》”首席專家,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儒藏》主編)
文獻是文化的主要載體,收集整理經典古籍是推動思想、學術進步的重要途徑。國家社科基金立項資助《巴蜀全書》旨在調查整理中華文化重要發(fā)源地——巴蜀地區(qū)的歷史文獻,為增強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貢獻力量。項目啟動10年來,相關工作已基本達到預期效果。
摸清家底,初戰(zhàn)告捷。通過查閱古今書目,走訪公私藏家,我們收集、甄別、分類川渝所藏古籍信息50余萬條,全國所藏巴蜀文獻目錄5萬余則,基本摸清巴蜀歷史文獻的曾有數量以及現(xiàn)存巴蜀文獻版本和收藏情況。統(tǒng)計出歷史上曾有巴蜀古文獻10000種以上,現(xiàn)在保存下來的約5000余種。仿照《文獻通考》《經義考》體例,編撰《巴蜀文獻通考》。調查現(xiàn)存文獻收藏狀況,為5000余種巴蜀古籍編制《版本目錄》;翻檢各種圖書內容,考察學術價值,為1200余種優(yōu)秀圖書撰寫《內容提要》;再精選其中內容充實的圖書500余種,用現(xiàn)代范式標點校勘,編成“精品集萃”,整理字數達3億余字;鑒于巴蜀地區(qū)雕版印刷發(fā)達,留下許多雕印精良的宋版元槧,我們又精挑若干種,編成“珍稀善本”予以再造重版。整理成果已由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出版260余種300余冊,其中《宋會要輯稿》《廖平全集》《三蘇經解集校》《蘇軾全集校注》等,曾獲教育部及四川省政府社科優(yōu)秀成果一二等獎、全國優(yōu)秀古籍圖書獎等10余項獎項。
精心分類,構建體系。由于歷史上巴蜀文獻從未被系統(tǒng)整理過,編纂《巴蜀全書》必須對這些散見的文獻進行收集分類。我們撰著《巴蜀文獻要覽》《蜀學與文獻》專著,系統(tǒng)探討了巴蜀文獻的歷史面貌和演變軌跡;將傳統(tǒng)目錄分類和現(xiàn)代科學研究相結合,古文獻仍按經、史、子、集、叢編目,近當代文獻則按哲學、歷史、文學、語言、民族、宗教、科技、綜合等分編。大小類前冠以“敘”“論”介紹其淵源,所收各書皆撰“提要”“前言”介紹其內容,形成內容全面、古今兼顧的巴蜀文獻體系。
整理研究,雙管齊下?!栋褪袢珪芳仁俏墨I整理工作,也是巴蜀文化的研究工作。一方面,項目組對所選圖書進行精心校勘,如《宋會要輯稿》(底本系南宋蜀人張崇祖、李心傳所編《總類國朝會要》)是據清人從《永樂大典》輯出的抄本影印,編輯錯亂,字跡模糊,向稱難讀。在整理過程中,我們除了對其施加新式標點,重新排印外,還鉤稽考索,廣征博引,對其中訛奪衍倒進行校勘,撰寫校記多達30000余條,保證其真實可靠。另一方面,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進行,我們越來越多地發(fā)現(xiàn)中華文化的一些重要發(fā)明創(chuàng)造或始于巴蜀。比如,首部“陰陽”經典《連山》,首篇“五行”文獻《洪范》,中國詩歌第一唱“候人兮猗”的《南音》,首部志怪地理《山海經》,首部體例完備的方志《華陽國志》,首部詞集《花間集》,儒家首次《十三經》結集,佛教《大藏經》首次雕版,都率先完成于巴蜀,為文化溯源提供了證據。
文物互證,解決懸疑?!吨芏Y》載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卦皆六十有四”。東漢鄭玄注:“夏曰《連山》,殷曰《歸藏》,周曰《周易》?!边@與《山海經》佚文“伏羲氏得‘河圖’,夏后氏因之為《連山》”吻合。由于《連山》《歸藏》早佚,內容面貌不清。我們從唐人注疏略知《連山》有許多夏代故事,但缺乏其與巴蜀關系的佐證。根據三星堆“青銅神壇”的“天、地、人”結構,我們發(fā)現(xiàn)這與《華陽國志》所載古巴蜀人“天皇、地皇、人皇”信仰正好吻合,說明“三才合一”觀念在巴蜀淵源甚古。再考察“神壇”圓形底座酷似“太極”,其上首尾銜接的兩個怪獸實像“兩儀”,再上四個立人又像“四象”,立人頭頂四座連峰合圍則像“連山”,連山之上又有四方形天庭,每方還有舞姿翩躚的五個立人。整座銅像與《周易·系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連山》‘經卦皆八’),八卦定吉兇,吉兇成大業(yè)”的宇宙生成論和易道演化說若合符契,同時銅器的五級構建和四方五人還帶上了巴蜀“五行”觀念的烙印。這或許是“興于西羌”的大禹制作《連山》后的文化遺存(或“連山文化”的器物表達)??梢?,“禹制《連山》”史有其事,“生于廣柔”的大禹正是繼承了古蜀“陰陽”“三才”“五行”“太極”等觀念才制作出了《連山》。
巴蜀是中華文明重要發(fā)祥地?!栋褪袢珪返某霭?必將為古代文明的尋根溯源以及當代不斷堅定文化自信提供豐富鮮活的史料。
百年考古成就斐然 中華文明輝煌燦爛
——“中國考古學百年史(1921-2021)”項目介紹
作者:王?。▏疑缈苹鹬卮箜椖俊爸袊脊艑W百年史〔1921-2021〕”首席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
中華文明5000多年綿延不斷、經久不衰,在數千年的演進過程中,形成了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的獨特價值體系、文化內涵和精神品質,這是我們區(qū)別于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鑄就了中華民族博采眾長的文化自信。在增強文化自信方面,考古學發(fā)揮著基礎性作用。
中國現(xiàn)代考古學自1921年誕生,至今已走過百年歷程。在這一百年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國考古人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績。在百年誕辰之際,撰寫一部綜合性的學術史,系統(tǒng)回顧百年發(fā)展歷程,總結經驗,展望未來,探討建立符合中國實際的發(fā)展路徑,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國家社科基金設立“中國考古學百年史(1921-2021)”重大委托項目。課題組組織調動全國276位考古學權威專家共同完成了這項課題,該項目研究成果四卷十二冊已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中國考古學百年史(1921-2021)》是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對中國考古學百年史的第一次全面系統(tǒng)的回顧和總結,對于中國考古工作和考古學科發(fā)展具有標志性的意義。考古工作是展示和認知中華民族輝煌歷史、中華文明燦爛瑰寶的重要工作,考古發(fā)現(xiàn)是運用實證材料和歷史事實闡釋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真理,堅持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唯物主義歷史觀,推進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基礎性科學基礎,既是一項重要的文化事業(yè),也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科學研究。這部書既是對過去一百年考古工作的回顧和總結,又是對未來工作的展望和規(guī)劃;既是一部資料完備的工具書,又是一部展示考古成果、普及考古知識的故事書,還是宣傳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普及讀物,具有重大的社會價值。
《中國考古學百年史(1921-2021)》把百年來的中國考古學按照石器時代、夏商周時代、秦漢到宋遼金元明清時代考古、科技考古以及各個考古學專題研究四大部分,將每部分分解為50個左右的研究課題,每個研究領域按照時間順序和研究進展的脈絡進行回顧,主要內容包括:對于各領域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的考古發(fā)現(xiàn)、重要研究成果(重要遺址的考古發(fā)掘報告、重要的學術論文和研究專著)的出版、對于相關領域研究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學術觀點的提出,新的研究理念和新的理論、方法的應用及產生的影響等,并希望作者能夠結合國內外學術背景與動態(tài)進行分析和點評,包括對今后該領域發(fā)展方向的前瞻。此外,還請各撰寫人精選提供相應領域的大事記,以增強本書的資料性。通過這部書,讀者可以了解中國考古學各個領域、各個研究課題的相關考古發(fā)現(xiàn)和研究過程的來龍去脈以及目前進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本書可以說是一部獨具特色、名副其實的中國考古學研究的百科全書。
《中國考古學百年史(1921-2021)》的撰寫者主要是國內對該課題研究造詣深厚的一流學者(特別是在考古一線的學者)擔綱領銜。參加此書撰寫的作者絕大多數是50后和60后的資深學者,也有一部分是請50后或60后的學者領銜,與一位年輕學者合作撰寫。還有一小部分內容是請一些高校近年畢業(yè)的博士來承擔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部書是中國考古學老中青相結合,通力合作完成的。
考古史的撰寫是一項難度極大的基礎性科研工作。治學必先為史。各個學科要想走向未來都必須研究本學科的學術發(fā)展史,這是自古以來中國學術的傳統(tǒng)。急功近利,只圍繞著自己感興趣的一點追趕當前學術時尚,不對本學科的歷史進行完整準確的把握,不站在歷史的制高點做學問,那樣的學問是紙老虎、長不了的?!吨袊脊艑W百年史(1921-2021)》系統(tǒng)回顧了我國考古學的百年歷程,深入總結了我國考古學的輝煌成就,科學評價了我國考古學的突出偉大貢獻,為進一步研究我國考古百年學術史樹立典范,為我們走向未來奠定了堅實學術基礎。希望《中國考古學百年史(1921-2021)》對構建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有所貢獻,對廣大讀者了解中國考古學的百年歷史、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有所幫助。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24日 1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